第111章 太妃-《清穿之懋嫔的升级路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宋婉晴成为皇太后以后,  并没有想搬出承乾宫的意愿。
    如同当初的孝恭仁皇后(先帝生母)一般,尽管慈宁宫早早的就收拾好了,就等着她这个太后进门,但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,  况且承乾宫经过她十多年的添置,  早就不比宫里任何一所宫殿差了。
    当然她想要留在承乾宫,  皇上自然不会有意见,  反倒还积极将皇阿玛留给他的私库又偷偷的、时不时的,给皇额娘添置,  生怕哪儿委屈了皇额娘,还特地吩咐皇后和后宫妃子不许在承乾宫吵闹,不得扰了皇额娘的歇息。
    要不是宋婉晴拒绝了,  皇上甚至还提出了要扩建承乾宫的话语。
    对于儿子的孝顺,宋婉晴看在眼里,着实是哭笑不得。
    不过有一件事的确该提上议程了。
    她这个太后的位置安置好了,那些先帝留下来的妃子也应当安置了。
    那些空出来的宫殿自有新一代帝王的妃子住下。
    像是静妃的钟粹宫留作皇上的舒妃住下,安妃的延禧宫留作皇上的恭妃住下,坤宁宫自然是皇后的中宫之址,裕妃的永寿宫留作皇上的容妃住下,  于先帝朝时历任两代主人的景仁宫是留给皇上的娴贵妃。
    先帝留下来的妃子暂时都住在寿康宫。
    与皇上商量了一下,先帝留下的妃子各自得了册封。
    将尊封裕妃为皇考裕贵妃。
    这并非是宋婉晴一时善心来了。
    不过是先帝留下来的妃子总要有一个带头的,不然剩下来的刺头也不容易安抚。
    尽管裕妃后来的心思多变,  可到底没有做出什么动作,  还是早期跟随在她身边的人,  不看僧面看佛面,况且弘昼确实是个孝顺的好孩子,如此册封裕妃不算出错。
    当然,  剩下的四妃之三。
    有静妃为皇考静妃,安妃为皇考安妃,定妃为皇考定妃。
    并无再将这三位妃子再往上提一提位份的打算。
    其余的妃子各自得了册封,好在先帝的妃子数量少,比不得圣祖爷那一辈,那才叫一个夸张,宋婉晴初进宫时,还是帮皇后商量了许久才安排好那些人的去处。
    先帝留下的妃子尚且还算做皇上的长辈,皇上不好做主,宋婉晴便擅做主张让这些妃子留作一处住下,况且还有一些皇祖妃嫔在留在这后宫之中,安排到一处也算是合理--
    辈份问题着实是没什么好说的,在外头也有另一套说法,让皇考妃经常陪伴皇祖妃,不正是孝顺的举动吗?
    不过依着圣祖爷留下来的话语,说是有生养子嗣的妃嫔,年老时,可依儿子出宫在府邸荣养。
    宋婉晴并不打算将这些老熟人留在宫里--天天过来给她请安,对方不烦她都烦极了。再说了,这些人还有可利用之处,用来给大清江山增光增热,非常之好。
    毕竟先帝这才继任十多年的王朝,一旦江山更替,少不了时期的动荡,尽管弘曦上位时一切都还算安稳,不过要忙的事还多的很呢。
    宋婉晴暂且让皇考裕贵妃安抚着挤到一堂的人,之后传出口风,说是皇上和太后有意让诸位先帝阿哥接走自己的生母或是养母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