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二十五章 教诲-《从1983开始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等拍完这条,镜头对准她,妈妈在镜头后边紧忙活,“说呀,说呀!”
    “我饿了!”
    她开口说了第一句台词。
    “再来一遍。”
    “我饿了!”
    “好,过!”
    陈彦民满意,“孩子不错,听话。”
    “哎,都是您教得好。”
    拍的很顺利,许非不用手把手传授了。第二部都懂得该怎么演,也明白他想要什么风格。
    眼下比较清闲,沏了壶茶在旁边看着。
    又过了一会,楼烨忽然凑过来,欲言又止,对方跟自己同岁,却老感觉有压力。
    “有事么?”许非扭头。
    “呃……”
    楼烨皮肤黝黑,非常瘦,吐字之前似乎要想一会,“我觉得,这个故事非常好,为什么不再深刻一些呢?”
    “怎么深刻?”
    “比如,加个人贩子的角色,谎称是亲戚,把孩子领走。之后大家反应过来,就开始找。后来抓到人贩子,发现是个失去孩子的母亲,自己女儿也被拐跑了。她没想伤害这个孩子,就是,就是很复杂的感情……”
    “嗯,不错。”
    许非点头,“但不适合这个戏。”
    “为什么?”
    “这是情景喜剧,主题可以严肃,形式一定要轻松。苦大仇深的,观众去看正剧好不好?”
    “那,那您为什么不拍一部严肃作品呢?像上部的小保姆和离婚,我觉得完全可以拓展成一部电影。”
    “我是电视剧艺术中心,我拍电影干什么?就算拍,我也不会拍这种题材。”
    他见对方不以为然,道:“你是不是觉得,严肃作品才叫作品?”
    “不,我只是觉得影视作品一定要深刻些,或者反映社会,或者寄托情感。”
    “《二子开店》你看过么?”
    “看过,题材很贴合当下,但技术不太够,故事也单薄。”楼烨十分认真的回答。
    “呵……”
    许非忽然觉得,这是个很有意思的探讨,见王晓帅几人也被吸引过来,索性抿了口茶水,道:“现在国内文艺界,流行给导演分代,其实是挺好的事儿,界限分明,一清二楚。
    每一代导演,都有自己的时代特征。像鼎鼎大名的第五代,你们觉得他们有什么共同点?”
    “……”
    一时间,五人有种进京赶考的感觉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