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一十章:斩草除根-《我的姐夫是太子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天色微亮。
    京城内虽是人山人海,却是井然有序。
    却在此时,许多人被一一押了出来。
    这些人,无不是人证物证,实打实的乱党。
    陈礼早已忙碌开了。
    当下立即开始将人分开审讯。
    只要牵涉的人多,分开审讯是最好的办法。
    这里头牵涉到的乃是囚徒困境的心理问题了。
    囚徒困境是指有两个或者有两个以上的共谋犯罪之人被关入监狱,不能互相沟通情况。如果彼此都不揭发对方,则由于证据不确定,每个人都坐牢一年;若一人揭发,而另一人沉默,则揭发者因为立功而立即获释,沉默者因不合作而入狱十年;若互相揭发,则因证据确凿,二者都判刑八年。
    由于囚徒无法信任对方,因此倾向于互相揭发,而不是同守沉默。
    何况他们所犯的事,显然不是区区吃几年牢饭的问题。
    他们被告知,牵涉谋逆,必死无疑,可若是主动交代,让锦衣卫获得线索,那么则可能只祸及一人,绝不牵涉家族,可若是胆敢抵死不认,顽抗到底,到时可就属于冥顽不宁,等着全家抹脖子。
    陈礼在就近的千户所里来回踱步,焦急地等待着消息。
    殿下已经入宫,自己必须及早将事情审个水落石出。
    他不断地去看天色,而后便有一个个校尉匆匆而来。
    “陈同知,已有人招供,说是一个举人,当时召集了他们,对他们面授机宜,还许诺了银子。”
    “这举人姓名?”
    “姓名已问了,不过卑下以为,这应该不是真名。”
    陈礼挑眉:“嗯?”
    “不过已经招供,此人用的乃是吴语,面白,四旬上下,似乎爱洁净,言行举止之间,都爱掏出丝巾来擦拭自己的手。还有……他眉间有痣……”
    陈礼当机立断道:“立即带人去捉拿此人,这样的人很好找,直接给我去国子监或应天府的学政衙里询问即可,找到了人,立即拿下,让人指认。”
    “若是国子监和学政衙不肯……”
    陈礼冷冷一笑:“这是逆桉,若是敢阳奉阴违,或者是敢抗拒,那就立即下驾贴,依我看,他们也是同谋,立即给我下诏狱!告诉他们……他们若是不服,尽管让他们家人去状告,责任我陈礼来承担。”
    “喏。”
    又一会儿,有人道:“陈同知,查到了,此事牵涉到的乃是京城的四德书院,其中不少牵涉此桉者,多乃这书院中的读书人。”
    “立即查抄。”陈礼道:“所有与书院有关之人,也统统拿下待审。”
    “喏。”
    陈礼早餐还未吃,便又有人匆匆而来道:“又有几个招供了……”
    一连串的名录,统统的出现在了陈礼的手里。
    陈礼只沉吟着,低头去看,面上忽明忽暗。
    “是否拿人?”
    “拿!”
    “只是……这些人乃当朝大臣,还有几个,还在宫中……参与朝议。”
    “无论是谁,人在何地,都要拿,越是大臣,越该拿,他们越在宫中,就更危险。来人,带一队人马,我亲自带队,入宫觐见!”
    陈礼空着肚子,不过现在什么都顾不上了。
    此桉牵涉之大,牵涉的人之多,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。
    他现在要做的乃是快刀斩乱麻,以最快的速度,抓住更多的人。
    这是天赐良机,一旦错失,便算是他的失职了。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
    宫中。
    朱棣升座,百官行礼。
    大礼之后,朱棣却依旧端坐着,没有发出声音。
    他脸色显然很不好看,从昨日起,到了迄今,闹了足足一天一夜,而现在,是该摊牌的时候了。
    张安世没有吭声,他躲在百官之中,低垂着脑袋,摆出一副今日无事的样子。
    就在这个时候……
    噗通一声,有人跪下,嚎哭道:“陛下,陛下……”
    朱棣举目看去。
    百官之中,不少人流露出悲色。
    而那跪下之人,朱棣颇为熟稔,乃是翰林侍讲学士刘湛。
    第(1/3)页